
提起帕金森病,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今天是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让我们一同关注帕金森氏病,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全球约有700-1000万人受帕金森的影响,如一代伟人邓小平、数学家陈润之、拳王阿里、希特勒、等都是帕金森患者。
有数据显示,目前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患者不仅身体遭受痛苦,心理上也带来了极大的创伤,甚至很多患者因此患上抑郁症。

△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500万,帕金森病诊治形势严峻
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并不能彻底治愈帕金森,而干细胞治疗可替换在疾病过程中丢失的特定多巴胺神经元,成为极具前景的治疗途径。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报道了一名69岁的特发性帕金森患者,在干细胞移植2年多以后,没有发生严重的副作用,并且病症趋于稳定,甚至有好转。
这无疑给了帕金森病治疗的新答案。

△ 个性化iPSC衍生的多巴胺祖细胞治疗帕金森氏病
01
帕金森病,不只是“抖”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与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死亡相关,患者表现为震颤、麻痹、运动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

而提起帕金森病,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就是颤抖,其实帕金森病不只是“抖”。
帕金森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丧失,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缺乏,从而引起运动障碍,而除了常见的震颤、肌肉僵持、运动迟缓之外,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焦虑、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情感和记忆障碍等等。
△ 帕金森病引起的非运动症状
因此,帕金森带给患者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多情况下是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折磨。
目前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的主要方法为药物和手术,主要是通过提高脑内纹状体多巴胺水平来达到治疗作用,早期多巴胺药物能很好控制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药物也会出现脱靶效应,逐渐失去疗效,同时还会产生一定副作用,包括神经症状和运动障碍。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干细胞应用于帕金森上的治疗越来越多,且展现了不错的疗效,给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2
干细胞或可逆转“颤抖命运”
自198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就在探索干细胞治疗帕金森氏病。
CCTV曾报道过一例干细胞治疗帕金森案例,60多岁的王大妈被诊断为帕金森病,这不仅让她失去了自理能力,经受着病痛折磨,更让她精神崩溃。后来,得益于干细胞技术,经过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王大妈告别了“抖动生活”,重拾往日生活信心。该患者的抖动症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一起看下以下视频报道。↓↓↓

△ 治疗一周后,王大妈终于可以自然走路了
《科技密码》栏目也曾报道过一例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成功案例,干细胞回输后仅一天时间,症状就有了明显改善。

近年来,干细胞不仅在帕金森病上取得了进步,更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疑难性罕见病等200多种疾病中展现了治疗希望,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3
结语
帕金森病从被发现以来, 其相关研究已经走过了近200年历程。通过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近30年的研究,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是可行的。从胚胎干细胞到诱导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多种途径来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技术在不断探索和优化,为实现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希望。
